人民日报海外版重点聚焦河北邯郸持续推动矿山综合治理与修复

  武安市的九龙山,因地下煤炭资源丰富,曾布满煤矿、煤场和“散乱污”企业。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★★,历经20多年过度开采,不仅岩石、渣石遍地,还累积形成了一座占地65亩、高约70米的煤矸石渣山堆★。

  紫山区域虽自古碧水环绕★★★,但随着时间推移和自然、经济因素影响★★★,水资源变得严重匮乏,已影响到百姓日常耕种和林地灌溉。

  近年来,邯郸市矿山总体治理面积约2.1万亩★,恢复可耕种土地近5000亩。

  绿色,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。近年来,邯郸市以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,以壮士断腕的决心,持续打响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攻坚战。

  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★★,紫山公园园区内修建自行车道、观光车道、游步道等约30公里★。2022年★,紫山山脚下300亩的梯田花海景观亮相★,成为★★“网红打卡地”★★★。2024年★,邯郸在紫山林区种植林下作物300余亩★★,既可观赏,又助增收。

  手握相机,眼睛在紫云湖面来回扫视,60岁的“拍客”聂长青终于锁定了目标。咔嚓,快门响★。★★“这张好啊,你看这白鹭的翅膀外展得多么优美!”

  “我们先清除危岩,然后平整场地,修起一排排挡墙,在挡墙与山体斜坡间进行覆土,植树绿化。目前已种植乔木2万棵★,灌木1.2万株★★,油葵50亩★★。★★”王旭东说。

  邯郸市固体矿山数量由3000多座减为2015年底的373座,并进一步减少至目前的97座,矿山小、散、乱、污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。

  一大批现代农场★★、网红民宿★、房车露营地等在紫山如雨后春笋相继出现,带动周边9个村1500余户村民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。

  在邯郸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,原有的三家矿山如今正推进整合重组为一家,整合主体为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石料厂。

  陈喜堂清楚地记得,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巨大的矿场★★★。运煤车来来★★,漫天烟尘。那时,灰黑色是这里的主色调。

  邯郸在河北省率先实施矿业权减量化管理★,对经营管理粗放、环境问题突出的采石场、小灰窑实施全面停产整治,出让期满一律关闭,依法依规坚决关停取缔,同时推动矿山整合重组。

  和许多游客一样,邯郸市民聂长青“不敢相信这里原来竟是矿山”★★★。日出、晨练、花田、冬雪等★★★,每次拍摄★,老聂都能★“满载而归”。紫山成了他一年四季的拍照取景地。

  紫山区域近年来先后植树逾80万棵,增绿6500多亩,森林覆盖率从16%提升到96%。

  紫云湖畔,杨柳依依,湖光映青山。陈喜堂扛着绿化养护工具,行走在湖边绿意盎然的山间小道上。这是他工作的地方★,春光无限,山坡上栽植的桃树,花苞已悄然开放。

  丛台区★、复兴区★★、武安市等主城区西部县区,坚持“区域化、系统化★★”生态修复★,高标准构筑起以大磨山★、园博园、康湖★、九龙山等为主体的“邯西生态屏障”★★。

  邯郸市发现的矿产有32种,已投入开发利用的有19种。高峰时期,全市各类大小矿曾一度超过3000座。

  “煤矸石山存在安全隐患,时有滑坡现象,其堆心内常年自燃,内部温度最高可达300摄氏度★。★”武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旭东说。

  邯郸市打破自然资源、林业、生态环境、水利、交通等部门壁垒,综合推进矿山治理、土地整治、植被恢复、水域保护★、周边环境提升五大工程,实现治理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性治理。

  采矿一时获利★★,却遗患重重★★★:长期粗放开采,致使山林损毁、地表沉陷、生态恶化★★,而设施落后的煤矿企业,又带来粉尘飞扬★、车辆遗撒等二次污染。

  矿山关停后,紫山恢复了往日的宁静,但留下遍地的矿渣待清理。紫山修复的更大挑战在于缺水,而植树正需要水源。

  “老陈★,开窗透透气吧。”以前,每当听到妻子类似的话★★,邯郸市丛台区陈窑村村民陈喜堂都有些犯犹豫★★★。让他打退堂鼓的★★,不是别的,而是曾经窗外随时飘着的煤灰。

  “土层之上,以生态绿色★★★、季相变化为原则★★,种植油松、雪松、月季等多品种、多层次的乔灌组合,营造出山林葱郁的绿色空间★★★。★★”王旭东说。

  峰峰矿区将矿区生态修复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相结合,治理面积达10平方公里,建成响堂山森林公园和占地600余亩的清泉公园;

  还林于山,还绿于民。在邯郸,矿山荒山变绿水青山、金山银山的故事,接续上演——

  外引水源★★★,丛台区积极推进西部生态引水工程★,工程全长16.4公里★★★,实现日引水3万立方米。

  源自滏阳河的“源头活水”★,被引入了整个紫山区域,不仅满足植物生长所需,还能润泽附近10余万居民,并有效遏制了邯郸西部地下水位下降趋势★★★。

  “紫山修复时我们引入成活率高★★★、观赏性强的榉树、国槐、栾树、水杉等树种★★★,聘请专家级生态园林公司对树木进行移植、管护★,并在下层配以灌、草、藤的复层结构,开展微景观设计,保证了树木的成活率。★”丛台区紫山服务中心主任岳飞飞说★。

  “整合前,单矿生产规模50万吨/年,整合后,拟建生产规模500万吨/年。★★”邯郸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调研员李建春说:“矿山整合优化了矿山布局,促进了矿山之间夹缝及周边资源利用,解决了以往露天矿山开采生态修复边坡残山多、工程治理难等多个问题。”

  在煤矸石山的生态治理中,武安市近几年通过对山体坡度进行消减★,外运渣土100多万方★★,并对发生自燃的矸石进行泥浆封壳和覆土隔绝,采用黄土分层碾压,覆土2米以上,使自燃煤矸石内部空气逐渐耗尽。

  河北省邯郸市是中国重要的老钢铁★★、煤炭基地之一,近年来,当地坚定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★★★,持续开展矿山综合治理和修复★,各类矿山矿区生态环境实现美丽蝶变★★,绿水青山正变为金山银山★★。

  “在紫山,我们先后清除煤场、石料场200余家,40余家小煤矿全部被关停。★★★”邯郸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涌说。

  “我们将持续推动矿山的治理和高质量修复★★,久久为功,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力量★★。”李涌说。

  利用从滏阳河外引来的水,邯郸在紫山内建成水域面积近400亩的紫云湖,地表水水质得到改善。曾经销声匿迹的绿水鸭、雉鸡★、獾等野生动物如今成紫山“常客”,白鹭、苍鹭等近百种鸟类在此觅食栖息★。

  不远处的紫山广场上,晨练氛围热气腾腾,跑步、做操、练拳……背景是苍松翠柏,春花满枝。

  陈喜堂家不远处★★,就是太行山余脉紫山★★,这里距邯郸市中心仅约15公里。因矿产丰富★,20世纪80年代以来,紫山核心区内先后出现40余家小煤矿★★★。哐哐当当、轰轰隆隆的挖山采石声,是那个年代萦绕紫山的主要★★“旋律★★★”。

  后来,矿停了,树越种越多,山由黑变绿★★。这里变身紫山公园★★,成为河北邯郸的“一叶绿肺★★”和市民的“花园氧吧”★★★。

  全国百强矿河北省磁县申家庄煤矿整体退出煤炭产能★★,用活红色老区资源,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,由“申煤★★★”变★★“申美★”;

  紫山公园如今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。陈喜堂带领20多人开展园区管理★★,种树栽花,吃上了“生态饭★★”★。

  春日里★★★,原金葫芦矿山上,层层挡墙内种着不同树种,绿得深浅各异,形成犹如梯田一般的独特景色,在蓝天白云下,生机勃勃。

  从九龙山驱车南行约16公里,便是原金葫芦露天石料采矿区。经多年开采,这里形成了白茬山、渣堆、采矿平台等采矿痕迹★★,地形地貌景观受到严重破坏。

标签:

分类阅读

热门阅读